出血性梗死的病理特点:
出血性梗死常见于肺、肠等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组织结构疏松伴严重淤血的情况下,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故称为出血性梗死。
1.出血性梗死发生的条件
(1)严重淤血。
(2)器官组织结构疏松。
2.肺出血性梗死
其病灶常位于肺下叶。常多发,病灶大小不等,呈锥形,尖端朝向肺门,底部紧靠肺膜,肺膜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梗死灶质实,因弥漫性出血呈暗红色,略向表面隆起,机化后梗死灶变成灰白色,病灶表面局部下陷。镜下见梗死灶呈凝固性坏死,肺泡腔、小支气管腔及肺间质充满红细胞。
3.肠出血性梗死
多见于肠系膜动脉栓塞和静脉血栓形成,或在肠套叠、肠扭转、嵌顿疝、肿瘤压迫等情况下引起出血性梗死。肠梗死灶呈节段性暗红色,肠壁因淤血、水肿和出血呈明显增厚,随之肠壁坏死致质脆易破裂,肠浆膜面可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被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