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血容量抗休克

补充血容量

补充血容量,及时恢复血流灌注,是抗休克 的基本措施。及时补充血容量,时间较短的休克,特别是低血容量休克,均可较快地纠正,不需再用其他药物。故必须迅速建立1-2条大口径的静脉输液通道,快速输入平衡盐溶液,并同时采血配血。根据受伤情况和休克程度初步估计血容量丢失多少,必要时10~30分钟内输入500~2000毫升。如果检查病人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上,则可继续输给上述溶液(补充量可达估计失血量的3倍)。输入平衡盐溶液所带来的血压回升和脉率减慢仅是暂时的,应接着输入全血,以改善贫血和组织缺氧,加速组织细胞的灌注。

输血越早,效果越好,休克期后的并发症越少。平衡盐溶液与全血的比例,平时可为2:1或3:1,战时4:1.为了改善微循环和减少全血用量,可输500~1000ml低分子右旋糖(它从肾脏排出后可使尿比重上升)。

应当注意,休克时补充的血量和液量会很大,不仅要补充已丢失的血容量(全血、血浆和水电解质丢失量),还要补充扩大的毛细血管床,超过临床估计的液体损失量很多。休克时间愈长,症状愈严重,需补充血容量的液体也愈多。还必须注意:创伤、战伤休克补液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快速、足量地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提高心房充盈压力,恢复良好的组织灌流,而不要被缺少胶体液所束缚。

病情初步改善后,应根据下列指标监测,调整输液速度、质与量。①尿量40~50ml/h,②脉搏有力<110/min③收缩压>12 kpa ,④脉压差>2.7kpa⑤呼吸均匀20次/ min,paO2>10.66kpa ⑥神志清楚、安静,⑦四肢温暖,末梢循环充盈良好⑧红细胞压积>35%,⑨血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基本正常。

力争在救治4 h内、6~8h内使休克病情好转。对大多数外科休克病人来说,这期间需要进行手术,以消除休克病因。一般认为外科感染休克病人术前准备不宜超过2h.

严重感染性休克病人病情复杂,又常有心肌损害和肾脏损害,过多补液将导致不良后果。因此,为了掌握血容量补充和观察心脏对输液的负荷情况,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作为调节补液量的依据(必要时再测定肺动脉楔入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