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蛋白质的含量及分类

血浆蛋白质的含量及分类

血浆中除水分外含量最多的一类化合物就是血浆蛋白质,正常人含量为60~80g/L,是多种蛋白质的总称。按不同的分离方法可将血浆蛋白质分为不同组分,如用盐析法可将其分为白蛋白(a1bumin)、球蛋白(globulin)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正常人白蛋白(A)含量为35—55g/L,球蛋白(G)为10一30g/L,白蛋白与球蛋自的比值(A/Gratio)为1.5—2.5。用电泳法则可将血浆蛋白质分为不同的组分,如用简便快速的醋酸纤维薄膜可分为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用分辨率更高的聚丙烯酰胺疑胶电泳或免疫电泳则可分成更多组分,目前已分离出百余种血浆蛋白质。

按不同的来源则将血浆蛋白质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血浆功能性蛋白质.是由各种组织细胞合成后分泌入血浆,并在血浆中发挥其生理功能。如抗体、补体、凝血酶原、生长调节因子、转运蛋白等。这类蛋白质的量和质的变化反映了机体代谢方面的变化;另一类则是在细胞更新或遭到破坏时溢入血浆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淀粉酶、转氨酶等.这些蛋白质在血浆中的出现或含量的升高往往反映了有关组织的更新、破坏或细胞通透性改变。

血浆功能性蛋白质多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除γ球蛋白是由浆细胞合成,少数是由内皮细胞合成,大多数血浆蛋白质是由肝细胞合成的。

2.一般是由粗面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合成的,先以蛋白质前体出现,经翻译后的修饰加工如信号肽的切除、糖基化、磷酸化等而转变为成熟蛋白。血浆蛋白质自肝脏合成后分泌入血浆的时间为3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3.几乎都是糖蛋白,含有N或O连接的寡糖链,根据其含糖量的多少可分为糖蛋白(glycoprotein)和蛋白多糖(proteoglycan)。糖蛋白中糖的含量<40%。蛋白多糖中含糖量可达90%一95%,现认为糖蛋白中的糖链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如血浆蛋白质合成后的定向转移;细胞的识别功能,此外糖链还可使一些血浆蛋白质的半寿期延长。

4.多种血浆蛋白质如运铁蛋白、铜兰蛋白、结合珠蛋白等都具有多态性,这对遗传研究及临床工作有一定意义。

在一些组织损伤及急性炎症时,某些血浆蛋白质的含量会升高,这些蛋白质称为急性时相蛋白质(acute phase protein,APP),包括C-反应蛋白、a1抗胰蛋白酶、结合珠蛋白、a1酸性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白细胞介素-1是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的一种多肽,它能刺激肝细胞合成许多急性时相蛋白。这些急性时相蛋白在人体炎症反应时发挥一定的作用,如a1抗胰蛋白酶能使急性炎症反应时释放的某些蛋白酶失活。但是有些蛋白质如白蛋白与转铁蛋白则在急性炎症反应时含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