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综合症概述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由于脑脊液介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所以脑脊液的静水压就可代表颅内压力。正常侧卧位时脑脊液的压力为0.978~1.467kPa(相当于100~150mmH2O)。如大于1.956kPa(200mmH2O)为颅内压增高。颅腔是由颅骨组成的封闭空腔,是一个不能伸缩的容器,其总体积固定不变,颅腔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及供应脑的血液,它们的总体积和颅腔容积是相适应的,通过生理调节来维持动态的平衡。当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血肿、脓肿、脑积水)或脑组织肿胀(脑性裂伤、脑炎、缺氧)引起颅腔容积与颅内容物体积之间平衡失调,超过生理调节的限度时可引起颅内压增高。临床可出现头痛、呕吐及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颅高压主症。由于颅内压力增高,部分脑组织被挤嵌入颅腔裂隙或孔道,形成脑疝。压迫邻近脑干,产生意识障碍、生命体征改变、瞳孔不对称、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等脑疝综合症。临床根据脑疝发生的部位及移位组织的不同可分为:

(1)小脑幕裂孔(颞叶疝):颞叶的内部结构经小脑幕裂孔疝入幕下,多见于幕上肿瘤。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瞳孔不对称(病侧逐渐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病变对侧肢体运动障碍,病理反射出现等。

(2)枕骨大孔疝: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经枕骨大孔疝入到颈椎椎管内称枕骨大孔疝。临床表现为后枕部疼痛,颈项强直或强迫体位、频繁呕吐,肌张力减退,四肢呈驰缓性瘫痪,呼吸和循环系统障碍,多见于幕下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