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和中耳的功能简介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集音作用,耳廓还可帮助判断声源的方向。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路,对于波长为其长度4倍的声波能产生最大的共振作用。
中耳由骨膜、听骨链、鼓室和咽鼓管等结构组成。
中耳的主要功能是将空气中的声波振动能量高效地传递到内耳淋巴液,其中鼓膜和听骨链在声音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鼓膜呈椭圆形,是一个压力承受装置,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
听骨链由锤骨、砧骨及镫骨依次连接而成。三块听小骨形成固定角度的杠杆。杠杆的支点刚好在听骨链的重心上,因而在能量传递过程中惰性最小,效率最高。
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其振动的压强增大,而振幅稍减小,这就是中耳的增压作用。其原因是:(1)鼓膜的实际振动面积与卵圆窗膜的面积之比为17.2:1.如果听骨链传递时总压力不变,则作用于卵圆窗膜上的压强为鼓膜上压强的17.2倍。(2)听骨链杠杆的长臂与短臂之比为1.3:1,这样,通过杠杆的作用在短臂一侧的压力将增大为原来的1.3倍。通过以上两方面的作用,在整个中耳传递过程中的增压效应为17.2×1.3=22.4倍。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导与骨传导两种途径传人内耳的。
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传向内耳的传导方式称为气传导。骨传导指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位于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骨传导的敏感性比气传导低得多,因此在正常听觉的引起中,其作用甚微,主要在弹音传导中起作用。但是当鼓膜或中耳病变引起传音性耳聋时,气传导明显受损,而骨传导却不受影响,甚至相对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