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定义: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肺、肠等组织结构疏松、有双重血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丰富、严重淤血的脏器。
(2)条件:①高度淤血:当器官原有严重淤血时,动脉血管阻塞引起的梗死为出血性的。血液由淤血的毛细血管漏出,形成出血性梗死。严重淤血是形成的重要先决条件。
②组织疏松:在组织间隙内可容多量出血,当组织梗死面膨胀时,也不能把漏出的血液挤入梗死灶外,因而梗死灶为出血性。
③双重血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丰富:肺的出血性梗死常位于肺下叶,病灶大小不等,呈锥形,尖端朝向肺门,因弥漫性出血呈红色。镜下梗死灶呈凝固性坏死,梗死灶边缘与正常肺组织交界处的肺组织充血、水肿及出血;肠的出血性梗死灶呈节段性,肠壁因淤血、水肿和出血呈明显增厚,暗红色,可有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
(3)形成过程:肺静脉淤血,肺静脉和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如果肺动脉又阻塞,侧支循环的支气管动脉压力不足以克服肺静脉阻力,局部组织动脉供血随之停止,致局部肺组织缺血坏死,导致管壁损伤,肺组织结构疏松,淤积的毛细血管血液漏出,另外侧支循环的支气管动脉也向坏死区输入大量血液,导致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