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原称为霉菌,鼻和鼻窦的真菌感染相对少见。最常见的病原菌为曲霉菌和毛霉菌,其他少见的还有念珠菌病、鼻孢子菌病、隐球菌、放线菌病、芽生菌病等,它们均可侵犯鼻和鼻窦,但很少见。

【病因病理】

非侵袭性曲霉病变局限于鼻窦的黏膜,产生化脓l生炎症;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侵入黏膜血管,可致血栓形成,鼻窦黏膜和骨壁坏死。曲霉菌病在鼻窦内产生的炎性肉芽组织不断增大,破坏鼻窦骨壁,似为恶性肿瘤,但肉芽组织内无癌细胞而有曲霉菌存在。毛霉菌侵入鼻窦黏膜的动脉,并在动脉内膜下大量繁殖,可致动脉血栓和梗死,使组织发生干性坏死。

【临床表现】

鼻和鼻窦的曲霉病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多见。临床都为类似慢性非特异性鼻窦炎的症状,如鼻塞,流涕、涕中带血,有时出现反复出血,擤出污秽的痂皮、碎屑或绿色胶状分泌物,抗生素治疗无效。侵袭性者可见下鼻甲,鼻中隔前端有坏死结痂,数日内坏死组织涉及眼部和鼻腔侧壁,可致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眼肌麻痹,眼后疼痛。涉及颅内可引起眶前额部坏死,昏迷甚至死亡。毛霉菌感染者多有糖尿病史,长期使用激素等诱因,全身症状为发热、乏力、头痛。面部可有肿胀,鼻中隔坏死、穿孔,下鼻甲、鼻中隔黑色结痂,继而出现眼部和颅内侵犯的症状。

【影像学表现】

非侵袭性病变者可涉及鼻腔和鼻窦,一般多为单例,上颌窦最多见,蝶窦次之。CT扫描可显示鼻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可呈不规则息肉状,病变密度中等偏高,窦腔中央可残留空气影,一般无积液和气液平面;软组织亦可充满窦腔,注入对比剂后可增强。增生的软组织内可见散在斑片状或沙粒状高密度的钙化区,为坏死区域铁和钙结合沉积所致,此为真菌性鼻窦炎典型的特点,据此结合临床常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并能与一般性炎症相区别。非侵袭性鼻窦霉菌病可见窦壁骨质硬化,但骨质破坏少见。

侵袭性可见骨质破坏,并可向鼻窦周围的颅面部扩展,CT表现为眶面部软组织密度增高,肿胀增厚,眶内密度增高,眼球突出等。颅内炎症则表现为密度增高,坏死和脓肿表现为低密度区伴周围组织低密度水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