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

【病因及病理】

脂肪肝也称肝脂肪浸润,其发生与下列疾病和因素有关:肝炎、早期肝硬化、糖尿病、库欣综合征、高血脂、酗酒、肥胖、营养不良、妊娠、化疗、激素治疗等。脂肪肝为肝细胞内大量包括甘油三酯在内的脂肪沉积所致,沉积可为局灶性,也可弥漫性,后者常伴有肝体积增大,肝质地变软,切面呈淡黄色。镜下肝细胞明显肿大,内含大量脂肪滴。

【临床表现】

轻度或局灶性脂肪肝无症状,重度者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并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脂肪肝部位呈均匀性密度降低,密度高低与脂肪的沉积量呈明显的负相关CT诊断脂肪肝的标准一般参照脾脏的CT值,正常情况下.肝脏CT值总是高于脾CT值,相差5~10Hu。如果肝脏的CT值低于脾,即可诊断为脂肪肝。正常肝脏密度明显高于血管密度,因此平扫图上肝内血管呈负影,肝静脉和门静脉的主要分支清晰可辨。当肝实质密度普遍下降并与血液密度接近时,两者的密度差异缩小或消失,肝内血管影变得模糊不清或不能显示。严重脂肪肝病例,肝脏密度呈负值,且低于血液密度,在平扫图上,血管呈相对高密度影;脂肪肝的增强特征与正常肝脏一致,但仍保持相对低密度,同样低于增强后的脾脏,而肝内血管的显影特别清晰,无推移包绕等占位改变

局灶性脂肪浸润:①病灶呈片状,病灶仅于1~2个层面上显示。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清,呈移行性。②无占位效应,周围血管无推移受压现象,肝脏边缘无膨出。③多数呈水样或脂肪密度,也可呈略高密度。④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区CT值升高不及正常肝组织及脾脏,形成更明显的密度差异,往往可见到血管影进入病灶内。⑤如作动态扫描,其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组织类似

正常肝岛:CT值在正常肝组织范围内。通常位于胆囊床附近,叶问裂附近或包膜下,以左叶内侧段最常见,可能与局部血供相对丰富有关。病灶较薄,无占位效应,有时可见小血管进入其内,尤其是动态CT显示与邻近脂肪肝一致的曲线改变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