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肾

【病因病理】

马蹄肾一种肾融合畸形,其特点为两肾下极或上极相融合,输尿管仍位于脊柱两侧,融合的机制不明,胚胎早期两肾原基在胚胎体尾部较为靠近,可能由于两脐动脉挤压或其他原因最终导致肾脏融合。

融合部位多为下极。融合部位称为峡部,多为肾实质,个别两侧下极肾盏在峡部相通。有的峡部仅为纤维组织构成索带。由于融合肾脏的上升和旋转均发生障碍,因此肾脏位置较低,肾轴向内下倾斜,两肾呈倒八字形排列于中线两侧。肾盂输尿管位于肾之腹侧面,输尿管下行必跨越肾下极或峡部前面。因此肾盂引流不畅,常伴发梗阻、扩张、感染或结石等。马蹄肾一般位于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前方,个别位于后方。

马蹄肾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1。本症常合并多种畸形,除泌尿系其余先天性异常外,还可有骨骼、心血管、胃肠道或生殖系的畸形。

【临床表现】

可无症状,偶尔因疑腹或盆部肿瘤而就诊,多数有尿路梗阻、感染等表现,有时可伴有腰腹部疼痛或胃肠道症状。

【影像学表现】

1.平片 肾影低位。有时可见软组织影与两侧肾影相连。

2.尿路造影 两肾下极肾盏接近中线,有时相距很近,两侧上肾盏相距较远。肾盂肾盏旋转异常。输尿管位于两侧,上段输尿管向外弯曲,中下段输尿管向内弯曲。肾实质显影时可显示融合实质峡部。峡部为纤维组织时尿路造影和肾体层摄影诊断困难。

3.CT 马蹄肾位置较低,两肾下极靠向中线并相互融合。冠状位重建图像示肾上极向外倾斜,下极向内靠拢并融合。常伴发旋转不良,表现为肾门朝向前方或外方。增强扫描上述表现更明显,并可见血供来源。

【鉴别诊断与比较影像学】

影像学诊断马蹄肾不困难,但应同两肾同时旋转不良进行鉴别,后者无融合。另应与异位肾并旋转不良鉴别,本病鉴别困难时可进行肾血管造影。

马蹄肾以超声、静脉尿路造影和CT检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