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

【病因病理】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分布呈双峰状:35~39岁和60~64岁,平均年龄为52.2岁。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开展宫颈细胞防癌涂片检查.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下降,死亡率也随之下降。

宫颈癌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根据国内外资料,认为其发病与早婚、性生活紊乱、过早性生活、早年分娩、密产、多产、经济状况、种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人乳头瘤病毒(HPV),尤其是第16和18亚型感染在子宫颈癌的病因中有重要作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起辅助协同作用。

子宫颈癌好发于子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移行区,由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发展为原位癌,再进一步发展为浸润癌。子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一般需十年至数十年,少部分年轻患者病程可进展迅速。子宫颈癌的大体病理可分为三型:内生型(肿瘤向深部浸润生长,主要向子宫颈管壁内浸润)、外生型(肿瘤呈结节状、菜花状突起,高低不平)、溃疡型(肿瘤向深部浸润,并坏死脱落甚至形成空洞)

子宫颈癌的病理类型以鳞癌占多数(80%~90%),其次是腺癌,还有较少见的腺鳞癌、小细胞癌、腺样囊性癌等。其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少见。直接蔓延最常见,向上和下延伸侵犯子宫下段和阴道,向两侧累及主韧带、阴道旁组织,甚至延伸至骨盆壁,晚期可引起输尿管阻塞。向前后可侵犯膀胱或直肠,甚至造成膀胱阴道瘘或直肠阴道瘘。淋巴转移,首先至髂内、外和闭孔淋巴结组,以后可至髂总、腹股沟深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组。血行转移发生在晚期,经体循环转移至肺、肾或脊柱等。

【临床表现】

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也无明显体征,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一旦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自发性或接触性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继发感染时分泌物可有恶臭。晚期病灶侵及盆腔、盆壁、压迫输尿管或直肠、坐骨神经时,可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里急后重、下肢肿痛等,严重时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最后引起尿毒症。到末期,患者表现消瘦、发热、全身衰竭。

表11-2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

期别肿瘤范围


I期 癌灶局限在宫颈
I a 肉眼未见癌灶,仅在显徽镜下可见浸润癌。间质浸润深度最深为5mm,宽度<7mm
I a1 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7mm
I a2 间质浸润深度3~5mm,宽度<7mm
I b 临床可见癌灶局限于宫颈,肉眼可见浅表的浸润癌,临床前病灶范围超过Ia期
I b1 临床癌灶体积<4cm3
I b2 临床癌灶体积>4cm3
Ⅱ期 癌灶已超出宫颈,但未达盆壁。累及阴道,但未达阴道下1/3
Ⅱa 癌累及阴道为主,无明显宫旁浸润
Ⅱb 癌累及宫旁为主,无明显阴道浸润
Ⅲ期 癌灶超越宫颈,阴道浸润已达下1/3.宫旁浸润已达盆壁,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非癌所致的肾盂积水或无功能者除外)
Ⅲa 癌累及阴道为主,已达下1/3
Ⅲb 癌浸润宫旁为主,已达盆壁,或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
Ⅳ期 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胱黏膜及直肠黏膜
Ⅳa 癌浸润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
Ⅳb 癌浸润超出真骨盆,有远处转移


【影像学表现】

1.尿路造影 当肿瘤晚期侵犯输尿管和(或)膀胱时,尿路造影可发现输尿管、肾盂肾盏积水和膀胱壁不规则、僵硬。

2.CT 平扫CT检查意义不大,必须做增强扫描。应注意注射造影剂后的延迟时间以及扫描的方向。子宫颈癌表现为:子宫颈增大,直径超过3.5cm,轮廓对称或不对称,增强扫描时肿瘤密度低于正常子宫颈组织,其中可有更低密度区提示为瘤内的坏死或溃疡;肿瘤浸润宫颈旁组织时,子宫颈外侧边缘不规则或模糊,子宫颈旁软组织内明显的不规则增粗条状影或软组织肿物,输尿管末端周围脂肪间隙不清晰,此时尚应进一步警惕输尿管末端梗阻受侵引起肾盂积水的可能;盆壁受侵时,表现为肿瘤与肌肉之间有粗条状影相连,其间的脂肪间隙少于3mm,也可表现为肿瘤直接与盆壁肌肉融合,肿瘤向外浸润可侵及闭孔内肌,向外后方可侵犯梨状肌;直肠或膀胱受侵时,可见直肠或膀胱壁呈锯齿状增厚或肿瘤结节向直肠或膀胱腔内突出;盆腔淋巴结大于1.5cm,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大于1.0cm提示淋巴结转移,如果肿大淋巴结的边缘不锐利,中央有更低密度区是更可靠的诊断转移淋巴结的证据。CT尚可发现其他脏器的转移。

【鉴别诊断与比较影像学】

宫颈癌诊断主要依据宫颈涂片和活检。影像学检查主要是确定肿瘤的范围。对于I期较小肿瘤,无论CT、MRI或超声均不能发现异常。对于较大肿瘤及中晚期肿瘤CT、MRI和超声均可较准确显示病变范围,由于MRI可明确显示正常宫颈各带解剖及宫颈与阴道的分界,因此对肿瘤范围的显示要优于CT和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