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医学影像诊断

【病因病理】

前列腺增生症亦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病。男性自35岁以上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

前列腺的正常发育有赖于男性激素,青少年时期切除睾丸者,前列腺即不发育。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不完全清楚,但目前公认的是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发病的基础,两者缺一不可。上皮和基质的相互影响,各种生长因子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睾酮、双氢睾酮以及雌激素的改变和失衡仍然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原因。

良性前列腺增生开始于围绕尿道精阜部位的腺体,这部分腺体称为移行带,原占前列腺组织仅5%,是前列腺增生的起始部位。起初呈多中心无腺体的纤维肌样结节,它的刺激使邻近的腺体增生,上皮向结节内浸润,形成间质腺样混合体。根据间质及腺样组织之比例,前列腺增生常分为两型,纤维肌腺型及纤维肌型。增生结节压迫外周小血管,造成结节缺血梗死。肿大的前列腺使后尿道拉长,弯曲并受压,可造成尿潴留、继发感染和结石。膀胱逼尿肌发生代偿性肥厚,形成小梁,小梁间空隙突出成囊状,严重时形成憩室。

【临床表现】

一般在50岁以后出现症状。症状决定于梗阻的程度、病变发展的速度,以及是否合并感染和结石,而不在于前列腺本身的增生程度,病状可时轻时重。增生未引起梗阻或轻度梗阻时可全无症状。尿频是前列腺增生最早期的症状,最初是因前列腺充血刺激所致,夜间较显著。梗阻加重,膀胱残余尿增多时,由于膀胱有效容积缩小,尿频逐渐加重。以后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尿线细、尿滴沥、残余尿甚至尿潴留

前列腺增生合并感染时,亦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炎现象。有结石时症状更为明显,并可伴有血尿;前列腺增生因局部充血可以发生无痛血尿。晚期可出现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现象。

长期排尿困难导致腹压增高,发生腹股沟疝、脱肛或内痔等,偶尔可掩盖前列腺增生的症状,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错误。

【影像学表现】

1.平片 偶可见伴有结石的致密影上缘距耻骨联合较高,此为前列腺增生的间接征象。

2.膀胱造影 前列腺增生使膀胱颈部上抬,在尿道口周围出现对称性弧形压迹,边缘光滑。有时增生的前列腺呈肿块样突出膀胱似膀胱占位病变。极度肥大的前列腺可使膀胱位置抬高,膀胱小梁形成和膀胱输尿管反流。

3.尿道造影 显示后尿道变窄,延长,或后方有弧形压迹及向前移位。后尿道有时仅横径变窄。而前后径变窄不明显,正位片显示后尿道呈一裂隙状;受压部位的尿道边缘光滑,排尿时仍有一定的扩张和位置居中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征象。据此可与前列腺癌鉴别。

4.CT 平扫前列腺体积增大。正常前列腺的上缘低于耻骨联合水平,如耻骨联合上方2cm或更高层面仍可见前列腺,或(和)前列腺横径超过5cm,即可诊断前列腺增生增大的前列腺密度均匀,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强化扫描呈均质同步强化前列腺结节状增生表现为增大的前列腺内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灶,结节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密度相似。强化扫描示结节与正常组织强化一致对突向膀胱的结节,需行延迟及薄层扫描,以便进一步提供与膀胱癌的鉴别依据。前列腺周围脂肪间隙、肛提肌、闭孔内肌都可清晰区分。前列腺周围及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鉴别诊断与比较影像学】

前列腺增生需要与前列腺癌、前列腺炎鉴别。CT和超声常不能可靠地与局限在前列腺被膜内的早期前列腺癌鉴别。MRI检查具有较高的价值,T2WI上增大的前列腺周围区受压变薄,然而信号正常,是前列腺增生的主要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