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退行性变

【病理】

开始为椎间盘和小关节软骨的退化变性,纤维环增厚,软骨变薄破损,椎体边缘骨质修复增生并形成唇样骨刺。失去弹性的椎间盘可以破裂,髓核若突入骨内,形成Schmorl结节,椎体周围韧带也可有增厚和钙质沉着。小关节亦有骨质增生和周围韧带增厚钙化。由于关节软骨的损耗变薄和椎间盘变性使关节间隙和椎间隙狭窄,导致脊椎韧带折叠和脊柱后突或侧突畸形。椎间隙变窄合并椎体后缘和小关节边缘的骨质增生,可使相应之椎间孔缩小。

【临床表现】

脊柱骨关节退行性变极为常见,尤其是在活动度较大的下颈段、下胸段和腰段。改变多随年龄之增长而加重,因此在老年人中几乎无例外地都能见到,而且往往十分显著,但可以没有临床症状或症状并不显著。在脊椎陈旧骨折或愈合之结核所在处,一般都有继发退行性变存在。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1.椎体边缘骨刺形成 表现为唇样、尖刺状、弧形弯曲,亦可上下联结形成骨桥。

2.椎间隙狭窄 常不匀称,尤其当伴有髓核突出时更为明显。

3.Schmorl结节 在椎体上下边缘造成弧形凹陷,周边常有薄层骨硬化,可连续出现于几个椎体。

4.髓核和韧带钙化 前者在狭窄之椎间隙中出现零星点状或环状钙化影。后者在脊柱周围相当于前后纵韧带、黄韧带和棘间韧带等处之软组织内,可出现密度与骨质相仿或稍淡些的斑片状或线条状钙化,最常见于椎体之前后和两旁,钙化阴影的方向常与韧带之纵轴一致。

5.椎间盘真空现象。

6.小关节间隙亦常变窄,关节面的骨质密度增高,小关节和邻近椎体后缘的骨质增生形成以及间隙变窄的影响,可使椎间孑L的横径和上下径均缩小。

CT表现:除能清楚地显示x线所见的骨质改变之外,由于CT密度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椎间盘变性膨出、椎管内韧带变化及其与硬脊膜囊、神经根的关系。

椎间盘膨出表现为对称、均匀一致的轻度膨出于椎体边缘的软组织密度影,其CT值高于脑脊液,边缘光滑,与脊神经之间存有一脂肪分界,相应神经根不受压。硬膜囊前缘和两侧椎间孔脂肪弧形受压,硬膜囊前缘平直,脊髓无明显受压、移位。膨出椎间盘的外周可有弧形钙化。CT更易发现椎间盘“真空现象”和髓核钙化。

正常黄韧带厚度不超过5mm,变性增厚的韧带表现为椎板内侧梭形密度增高影,凸入椎管内,压迫硬膜囊前移。时间长者可发生钙化,并累及小关节囊。

后纵韧带肥厚、钙化和骨化,可发生于一个节段,亦可连续或不连续的多个节段,表现为椎管前壁椭圆形高密度钙化、骨化影,边缘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