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的现状及未来

  防治现状:仍处起步阶段,面临诸多挑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但近年来,美国一些主要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是由于针对病因采取了一些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手段,以及早期(未发生转移)肿瘤的治愈率有所提高,而对于晚期肿瘤,改善并不明显。

  近年来,高通量检测技术的进步,大量分子标志物的发现及分子靶向药物的诞生,对肿瘤的分子分型和预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使治疗模式开始向着规范化、个体化的循证方向发展。实现个体化治疗,避免过度治疗,是改善目前肿瘤治愈率低和死亡率高的有效途径。然而,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还有许多未知因素,个体化治疗当前仍处于初步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许多使用曲妥珠单抗的乳腺癌患者并未进行准确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检测;仍有相当一部分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肺癌患者,未接受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等。

  恶性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由于其基因组的不稳定性,造成细胞分裂延续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异细胞,并出现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变异细胞群体(异质性)。同时,针对肿瘤基因组的大规模测序研究也揭示,罹患相同类型肿瘤的不同个体肿瘤组织的基因突变谱差异很大。因此,与癌变有关的基因参与的复杂性,造成了个体反应的不同,这是肿瘤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的基础。此外,根据近年来大规模人类肿瘤基因研究资料以及我们对肺胚胎发育和肺癌发生不同阶段的比较生物学研究,提示肿瘤是一种细胞生长发育异常的分子网络病,脱离整体而孤立地强调单基因的作用是片面的。目前对于晚期患者,单靶点靶向药物可能面临耐药的挑战,因此晚期肿瘤的多靶点综合治疗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防治未来:重心前移,任重道远

  今后,在我国的恶性肿瘤防治工作中,必须实施防治重心前移,重视预防教育,开展有效的筛查,有效控制癌前病变,以不断减少肿瘤的发生。抓好早诊和早治工作才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尽管得益于高通量技术的发展,肿瘤的分子分型已经走出依靠单一指标的误区,向着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层次联合检测模型方向迈进,然而恶性肿瘤的复杂性早已决定了制定分型方案和寻找治疗靶点的难度。恶性肿瘤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