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相关知识点精炼

脑的结构:可分为端脑间脑脑桥延髓中脑小脑。一般,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成脑干。

延髓:是脑干的最下部,成倒置的锥体形。腹侧面上,上部与脑桥以延髓脑桥沟相隔。延髓背侧的上部由于中央管开放为第四脑室,他与脑桥背面共同形成第四脑室底

脑桥:基底部向外逐渐移行,连于小脑。背侧面的外侧为左右小脑上脚,两侧上脚间的薄层白质板称为前髓帆,构成第四脑室顶的上半。

中脑:背侧面可见上下两对圆形隆起,分别称为上丘和下丘

脑干内部的灰质为分散的神经核团,白质主要由上行与下行的神经纤维束组成,网状结构很发达。

脑干的神经核团分为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

脑神经核是指与脑神经相联系的核团,可分为四大类:躯体运动核、内脏运动核、内脏感觉核、躯体感觉核。

非脑神经核有相当广泛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但一般不与脑神经直接相关。这类核有薄束核、楔束核、下丘、上丘、红核、黑核等。

脑干的白质主要由长的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和出入小脑的纤维组成

脑的上行纤维束主要有内侧丘系脊髓丘脑书三叉丘系外侧丘系以及脊髓小脑前、后束。

脑干的网状结构中弥散着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团块,部分聚集成神经核,主要包括中缝核群中央核群外侧核群和向小脑投射的核群。其功能是:与大脑的联系及上行激动系统与脊髓的联系及调节躯体活动脑干内部联系及调节内脏活动、参与睡眠发生抑制痛觉传递

特异性中继核团:脊髓或脑干中特异性上行传导系统的转接核,由此发出纤维至大脑特定的区域。

间脑: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分为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间脑的室腔为第三脑室。

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简称丘脑):感觉、视觉。
后丘脑:视觉、听觉。
上丘脑:嗅觉、视觉,内含松果体。
底丘脑:舞蹈症。
下丘脑:分泌激素。

小脑的分叶:绒球小结叶小脑前叶小脑后叶

大脑的“三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

大脑的“五叶”:额叶、颞叶、枕叶、顶叶和岛叶。

大脑半球表面覆盖的灰质,称为大脑皮质。大脑皮质(灰质)的功能定位:第I躯体运动区第I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内脏运动中枢语言中枢

大脑髓质(白质)位于皮质深面。分为联络纤维、连和纤维、投射纤维三类。

髓质深部埋藏的灰质团块称为基底核,生理学上将其称为基底神经节,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端脑的内腔为侧脑室。

内囊:

脑和脊髓的表面都包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为:硬膜、蛛网膜、软膜。他们有保护,支持脑的作用。、

蛛网膜粒:蛛网膜在硬脑膜窦附近,形成绒毛状突起突入窦内,称为蛛网膜粒,脑脊液经由此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静脉

产生脑积液的地方:脉络丛。(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该部的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

在血液和脑脊液之间存在血-脑脊液屏障。这一屏障对不同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

大脑动脉环(Willis环):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周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吻合而成。此环使两侧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相交通。在正常情况下,大脑动脉环两侧的血液不相混合,而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潜在装置。当构成此环的某一动脉发育不良或被阻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环调节,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裣缺血部分,维持脑的营养和机能活动。

脑脊液及其循环(cerebral spinal fluid,CSF):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容积:150ml
分布:各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脊髓中央管
功能: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调节颅内压(脑积水)。
CSF的平衡:CSF不断产生,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