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知识点【骨学】

目录(可收缩)

骨的基本构造

(一)骨膜: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二)骨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骨小梁:呈海绵状,又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

板障:颅盖骨的两板之间的骨松质。

(三)骨髓(红、黄):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有可能转化为红骨髓。

躯干骨

组成:

颈椎  (7)

胸椎  (12)

腰椎 (5)

骶骨  (1)

尾骨 (1)

胸骨 (1)

肋 (12对)

椎骨的基本形态(1体1弓7突起)

椎体、椎弓、上关节突(1对)、下关节突(1对)、横突(1对)、棘突、锥孔、椎弓根、椎间孔

躯干骨常用骨性标志:

  • 第7颈椎棘突: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皮下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 颈静脉切迹:胸骨柄上缘中份的凹陷部分。
  • 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到,向后正对第4胸椎体下缘,两侧平对2肋。
  • 骶角:临床上进行骶管麻醉时,常以骶角作为确定骶管裂孔的标志。

上肢骨

上肢骨常用骨性标志:

  • 锁骨:呈“~”形弯曲,加于胸廓前上方,全长都可在体表扪及。
  • 肩胛骨上角、下角:上角为上缘与脊柱缘会合处,平对第2肋骨。下角平对第7或第8肋间隙。
  • 肩峰
  • 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可在体表扪及。
  • 尺骨鹰嘴
  • 尺骨茎突、桡骨茎突

脑颅(8)

  • 额骨frontal bone(1):颅的前上份,含气骨(额鳞、眶部、鼻部)[额窦]
  • 筛骨ethmoid bone(1):两眶之间,构成鼻腔的上部和外侧壁(筛板、垂直板、筛骨迷路)[筛

窦]

  • 蝶骨sphenoid bone(1):位于颅底中央、含气骨(体、大翼、小翼、翼突)
  • 枕骨occipital bone(1)
  • 颞骨temporal bone(2):鳞部(颧突、颧弓)、鼓部(从前、下、后方围绕外耳道)、岩部(三

叉神经压迹、内耳门)

  • 顶骨parietal bone(2)

面颅

下颌骨mandible(1):

一体两支:  下颌体:牙槽弓、颏隆凸、颏孔

下颌支

  • 舌骨(1)
  • 上颌骨(2):含气骨 1体4突 :上颌体(上颌窦);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 腭骨(2)
  • 鼻骨(2)
  • 泪骨(2)
  • 下鼻甲(2)
  • 颧骨(2)
  • 犁骨(2)

颅的整体观

一、颅的顶面观

颅的顶面呈卵圆形,前窄后宽,光滑隆凸。额骨与两侧顶骨连接处是冠状缝,两侧顶骨连接处是矢状缝,两侧顶骨与枕骨连接处是人字缝。

二、颅底内面观

1.颅前窝 anterior cranial fossa:窝底的正中线上有鸡冠,其两侧为筛板和筛孔。

2.颅中窝 middle cranial fossa:窝底中央是蝶骨体,体上面的窝为垂体窝,窝的前外侧方有视神经管,

通入眶腔。垂体窝后方的横位骨隆起是鞍背,垂体窝和鞍背等统称为

蝶鞍,其两侧浅沟为颈动脉沟。沟的前外侧有眶上裂,后端的孔称破

裂孔,沟在孔处续于颈动脉管内口。在蝶鞍两侧,由前内向后外方依

次为: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3.颅后窝 posterior cranial fossa:窝的中央有枕骨大孔。

颅骨常用骨性标志

  • 乳突:外耳门的后方,可在体表摸到
  • 枕外隆突:枕鳞中央最突出的部分
  • 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的下缘相交处,可在体表扪到。
  • 眶缘:
  • 颧弓:外耳门的前方,可在体表摸到。颧弓平面将颅顶面分为上方的颞窝和下方的颞下窝。

下肢骨

下肢骨常用骨性标志

  • 髂嵴 iliac crest:髂骨翼上缘肥厚成弯弓形的髂嵴。
  • 髂前上棘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髂嵴前端。
  • 髂结节 tubercle of iliac crest:在髂前上棘的后上方,髂嵴向外的突起。
  • 耻骨结节 pubic tubercle:耻骨梳与弓状线向前终于一突起。
  • 坐骨结节 ischial tubercle:坐骨体下端后份的粗大隆起。
  • 股骨大转子 greater trochanter:股骨颈与股骨体连接处上外侧的方形隆起。
  • 腓骨头 head of fibula:腓骨的上端稍鼓大。
  • 胫骨粗隆 tibial tuber osity:胫骨上端前面的隆起。
  • 胫骨前缘:胫骨体比较锐的前缘可在体表扪到。
  • 内踝 medial malleolus:胫骨下端内侧向下有一突起,可在体表扪到。
  • 外踝lteral malleolus:腓骨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