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通常所指膜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膜电位,或简称静息电位。在通常情况下,细胞只要处于静息状态,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其静息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一般为50~100毫伏直流电位。此一现象称为极化。... -
生物损伤电位
损伤电位活组织的完整部位与损伤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称为损伤电位。如将电位计的两个电极放在完整无损伤的肌肉或神经表面,由于两处电位相等,无任何电位差可见。如组织局部损伤,其中一个电极移至损伤部位,另一电极仍处于完整部位表面,则可观察到电位计的指针发生偏转,损伤部位为负,完整部位为正,此种电位差,即为损伤电位。损伤电位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直至组织死亡而完全消失。损伤电位的出现,证明膜内外存在着电…... -
细胞膜功能
(1)分隔、形成细胞和细胞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膜的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发生在膜上的生物功能;(2)屏障作用,膜两侧的水溶性物质不能自由通过;(3)选择性物质运输,伴随着能量的传递;(4)生物功能:激素作用、酶促反应、细胞识别、电子传递等;(5)识别和传递信息功能(主要依靠糖蛋白);(6)物质转运功能: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细胞膜的转运功能实现的,其主要转运方式…... -
钠钾泵的活动和意义
实现离子主动转运的是各种离子泵,如转运Na+、K+的是钠-钾泵,简称钠泵。钠泵是镶嵌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具有ATP酶的活性,因此又称作Na+-K+依赖式ATP酶。一个活的细胞,其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有很大差别。以神经和肌细胞为例,正常时Na+在细胞外的浓度约为细胞内浓度的12倍,而K+在细胞内的浓度约为细胞外浓度的30倍。当细胞内的Na+增加和(或)细胞外K+增加时,钠泵激活,分解A…... -
体液调节的临床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就是机体某些细胞产生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各器官组织或某一器官组织,从而引起这器官组织的某些特殊的反应。许多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就是借体液循环的通路对机体的功能进行调节的。例如,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组织、细胞的糖与脂肪的新陈代谢,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内环境血糖浓度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这种体液调节。有些内分泌细胞可以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 -
血型和红细胞的凝集现象
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即聚集成簇,这种相容称为凝集。红细胞的凝集有时还伴有溶血。当血型不相容的血液输入循环血液中时,在血管内可发生同样的情况,此凝集成簇的红细胞可以堵塞毛细血管,溶血将损害肾小管,同时常伴发过敏反应,其结果可危及生命。造成红细胞凝集的机制是抗原-抗体反应。凝集原的特异性完全取决于镶嵌入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糖蛋白,在凝集反应中糖蛋白起着抗原的作用,因…... -
弹性贮器血管的简述
弹性贮器血管的简述: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的分支、这些血管的管壁坚厚,富含弹性纤维,有明显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左心室射血时,主动脉压升高,一方面推动动脉内的血液向前流动,另一方面使主动脉扩张,容积增大。因此,左心室射出的血液在射血期内只有一部分进入外周,另一部分则被贮存在大动脉内。主动脉瓣关闭后,被扩张的大动脉管壁发生弹性回缩,将在射血期多容纳的那部分血液继续向外周方向推动。大动脉的这种…... -
分配血管的简述
分配血管的简述:不论体循环或肺循环,由心室射出的血液都流经由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相互串联构成的血管系统,再返回心房。在体循环,供应各器官的血管相互间又呈并联关系。从弹性贮器血管以后到分支为小动脉前的动脉管道,其功能是将血液输送至各器官组织,故称为分配血管。... -
血浆-组织液-淋巴异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是液态环境,共同构成细胞外液,给细胞提供生活环境,且成分相似。不同点:其中生活的细胞不同,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三者所处环境不同: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的间隙中,又称为组织间隙液;血浆存在于毛细血管中;淋巴存在于毛细淋巴管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同:血浆中的蛋白质要多于淋巴和组织液的。联系:血浆从毛细血管渗出变成组织液…... -
外周静脉压
外周静脉压 是指各器官的静脉血压。正常人静脉压约为13cmH2O柱;颈外静脉和肘前静脉压约为10cmH2O;足背静脉压约为19cmH2O柱。当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中心静脉压升高,同样影响外周静脉回流,导致外周静脉压升高。另外,在受周围组织的压迫时,如妊娠、腹腔大肿瘤、大量腹腔积液,可使外周静脉压升高。... -
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人中心静脉压约为4~12cmH2O柱。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心脏泵血功能:如果心脏泵血功能良好;能及时将回流入心脏的血液射入动脉,则中心静脉压较低。反之,如果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如心力衰竭、心肌损害),中心静脉压将会升高。②静脉回流进度:如果静脉回流速度加快(如输血、输液过多或超过心脏负担时),则中心静脉压升高;反之,如果静脉回流…... -
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1)纤溶酶原激活途径:PLG可通过三条途径被激活为PL,分别为内激活途径、外激活途径和外源激活途径。(2)纤维蛋白(原)降解机制:PL不仅降解纤维蛋白,而且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原。PL降解纤维蛋白原产生X片段、Y片段及D、E片段。降解纤维蛋白则产生x'、Y'、D-D、E'片段。上述所有的片段统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
红细胞比容的简述
红细胞比容的简述: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value),可以用分血计(hematocrit)来测定。通常是将一定量的血液与抗凝剂混匀,置于用直径2.5mm的平底玻璃管制成的分血计中,以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离心半小时,使血细胞下沉压紧,即可测出红细胞比容。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比容,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但这是从手臂等处浅静脉抽血测定的…... -
肺泡气的氧分压简述
肺泡气的氧分压简述:肺泡气的氧分压对肺部血管的舒缩活动有明显的影响。急性或慢性的低氧都能使肺部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大。引起肺血管收缩的原因是肺泡气的氧分压低而不是血管内血液的氧张力低。当一部分肺泡内气体的氧分压低时,这些肺泡周围的微动脉收缩。在肺泡气的CO2分压升高时,低氧引起的肺部微动脉的收缩更加显著。可见肺循环血管对局部低氧发生的反应和体循环血管不同。肺部血管对低氧发生缩血管反应的机制,目前还…... -
尿的生成和排出
肾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通过尿的生成和排出,①排除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③保留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如钠、钾、碳酸氢盐以及氯离子等,排出氢离子,维持酸碱平衡。尿的生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以及它们的分泌三个基本过程。本章主要阐述肾的尿生成过程及其调节机制,以及输尿管和膀胱的排尿活动。... -
血小板与凝血的简述
血小板对于血液凝固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将血液置于管壁涂一薄层硅胶的玻璃管中,使血小板不易解体,虽然未加入任何抗凝剂,血液可保持液态达72小时以上;若加入血小板匀浆则立即发生凝血。这说明血小板破裂后的产物对于凝血过程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血小板表面的质膜结合有多种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因子Ⅴ、因子Ⅺ、因子ⅩⅢ等。a-颗粒中也含有纤维蛋白原、因子因子ⅩⅢ和一些血小板因子(PE),其中PF2和PF3都是促…...